好站文章【 菜市場政治學選舉專題】
「選戰」這回事到底是怎麼運作的呢?看民調看氣勢比抹黑紅黃藍綠橘?來看看菜市場的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一系列談競選的文章: )
菜市場政治學 【選舉專題】
大選將屆!我們繼續來回顧及整理跟選舉相關的專題文章。
本集主要是與競選手段及主打的議題有關的文章。
【為什麼召喚「沉默大多數」?有效嗎?】
◎許慈育 http://goo.gl/qclgX1
美國尼克森總統創造了這個著名的詞彙,這條動員民意支持的方程式,是否能成功複製到台灣的馬政府身上呢?
本文告訴大家,將批判政府的聲音全部劃歸為少數聲音,似乎並不是一個有效的溝通或動員的手段。
【「經濟選民」不見了嗎?】
◎黃士豪 http://goo.gl/4IfJGr
什麼是經濟投票?為什麼在2014年縣市長選舉當中,國民黨大打「經濟牌」卻沒有效果?本文認為近年來的經濟表現以及國民黨對於分配議題的忽視,讓經濟議題變成扣分效果,主打這點其實是戰略上的錯誤。
【最佳女主角?2016的選戰策略分析!】
◎翁履中 http://goo.gl/NTWdgT
決定選舉結果的關鍵是什麼?本文指出:政黨形象,兩岸議題,以及候選人在選民心中的形象是最重要的。前兩者需要長期累積,後者比較可以再做短期的加強與塑造。(可惜的是,女主角之一被換掉了,沒辦法繼續觀察她的表現)
【馬總統的2014輔選效果 — 一點統計分析】
◎王宏恩 http://goo.gl/uNhWus
馬總統出面輔選,對國民黨籍候選人到底是好是壞?結果有點令人尷尬…馬英九總統愈出現,國民黨籍候選人在2014年得票就更低。(難怪被貼黨徽以及掛上「馬英九支持」的布條會被自家候選人提告?)
【村里長選舉中的政黨標籤效應】
◎王宏恩 http://goo.gl/iaf3Z8
貼上政黨的標籤到底有沒有助於選舉呢?對照最近許多「貼回黨徽」的運動以及被貼黨徽的人使出司法手段反擊,本文提供了最基層選舉的政黨效應實證分析。
【拿到1號籤,更容易當選?】
◎王宏恩 http://goo.gl/K1eLJ4
本文告訴大家,抽到1號籤王不用放鞭砲、抽到尾號籤不用換個神拜,因為統計之神對大家是公平的,我國的選舉當中並沒有號次效應的存在。
【負面競選的「最佳成果」:讓選戰回歸基本盤、看顏色投票】
◎陳方隅 http://goo.gl/jFYoc0
本文討論政治學當中對於「負面競選」的效果研究,尤其是它對候選人的影響,以及對選民投票意願的影響。研究發現,負面競選是一種雙面刃,而它最「好」的結果就是讓大家的投票的意願降低,最後就是按照「基本盤」來投票。(大家也可以觀察一下這次大選當中,哪個陣營使用的負面競選比較多?)